创始人刘靖康“抛撒百元现金”背后:影石迫切想成为下一个大疆 撒钱背后的野心!8月14日深夜老牌配资平台论坛,深圳影石创新总部爆发出一阵震耳欲聋的欢呼。34岁的创始人刘靖康站在二楼平台,将一沓沓百元现金撒向楼下聚集的员工。红色纸钞如雪片般纷飞,有人高举双手跳跃,有人弯腰捡拾,手机镜头记录下的画面迅速在社交平台炸开。
这场引发全网热议的“20万现金红包雨”,最终以公司公告收场——公告称是董事长用个人薪金参与的互动,同时宣布全景无人机品牌“影翎Antigravity”开启公测。两天后,影石股价连续涨停,市值冲破1080亿元。
刘靖康的“技术疯子”特质早在南京大学时就已显现。2012年,他收集七千张同学照片,用算法生成各院系“平均脸”帮重病老乡募捐;后来又通过电视采访的按键音,破译了360创始人周鸿祎的手机号码。李开复当时公开向他抛出橄榄枝,但他选择了一条更冒险的路。
2015年,刚毕业的刘靖康在深圳租下办公室,带着团队杀入全景相机领域。最初连工厂都信不过这群学生,他们只能自己拧螺丝、调设备。最艰难时全公司每天只睡3小时,刘靖康撂下狠话:“做不出来公司就要倒闭!”
转机出现在2016年7月,他们推出全球首款即插即拍的全景相机Insta360 Nano,直接插入iPhone就能实时显示全景画面,颠覆了传统相机需要WiFi传输再拼接的繁琐流程。这款产品在CES展会上被苹果联合创始人沃兹尼亚克称为“了不起的产品”,月营收瞬间飙到2000万。
但危机紧随而至,因为消费者根本不懂全景相机有什么用,销量很快跌回百万级。团队在Facebook上发现关键线索:滑雪和山地车速降爱好者正用全景相机拍摄沉浸式视频。当时运动相机巨头GoPro年营收超10亿美元,却只做普通视角;三星、理光的全景相机又不够运动化。
刘靖康立刻调整方向,2017年推出防抖防水、可换电池的ONE系列全景运动相机。这个决策让影石2018年反超三星、理光,登顶全球全景相机出货量第一,运动相机份额也冲到全球第二。
影石的增长路径像精心设计的狩猎。他们瞄准年销售额百亿左右、毛利率约50%的影像垂类市场,寻找头部产品尚未解决的痛点。2022年推出的拇指相机GO仅重18.3克,能咬在嘴里拍咖啡入口特写;视频会议摄像头Link上市一年就冲上亚马逊北美销量前三,价格竟比竞品贵50%。这些产品支撑公司营收三年翻倍:2022年20.4亿,2024年达55.7亿,海外收入占比近80%。
看似顺遂的业绩背后,暗藏隐忧。2025年第一季度,影石净利润同比下降2.5%,经营现金流从上年同期的净流入2392万元骤降至-3.81亿元。核心问题出在主业天花板——全球全景相机市场规模仅50亿元,影石吃下67.2%份额后增长空间所剩无几。
无人机成为他选中的新战场。影翎Antigravity号称全球首款全景无人机,用360度拍摄消除视觉盲区,实现“机身隐匿”的飞翔视角。这直击传统无人机痛点:大疆主力机型Mavic 4 Pro仍沿用28mm焦段镜头,用户抱怨视野狭窄;而全景技术能一次拍完整个空间,后期再自由剪辑角度。
一位摄影爱好者评价:“它更像是会飞的全景VR。”大疆的反击来得又快又狠。7月31日,就在影石宣布进军无人机一个月后,大疆突然发布首款全景相机Osmo 360,售价2999元直指影石腹地。影石官网随即挂出最高46%的折扣促销。双方在各自领域的防守战正式打响。
技术对比揭示出两家公司的基因差异。影石的核心优势在影像算法:AI低光增强技术能在暗光环境拍清细节,实时图传延迟仅0.08秒。而大疆的护城河是飞控系统,通过厘米级定位确保复杂环境稳定飞行,其图传抗干扰能力至今无人超越。更关键的是研发投入差距——影石三年累计研发支出14.8亿,大疆则承诺2024至2030年投入不低于300亿。
成本控制成为影石的重要筹码。招股书显示其毛利率达52.2%,线上渠道甚至高达64%。媒体披露其生产成本仅行业竞品三分之一。这种能力源于供应链管理:影石主要零部件与扫地机器人等通用,2023年拜访日本索尼后更优化了协作体系。
刘靖康在南京大学2025届毕业典礼上分享过创业心得:“人有两种情况算幸运,要么努力有结果,要么失败却没下牌桌。”现在他正把筹码押在无人机这场新赌局上。撒向空中的钞票早已落定老牌配资平台论坛,而资本市场仍在等待影翎Antigravity的真正起飞。
和业众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